• 介绍 首页

    [聊斋同人] 聊斋最强关系户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第135章
      “祖母,孙儿回来了。”苏离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。
      三年不见,端慧长公主鬓边多了几根白丝,一见到苏离眼眶就红了。
      “平安回来就好,真是菩萨保佑。”她用帕子擦着眼泪,目不转睛的看着苏离,仿佛怎么也看不够。
      “长大了,也瘦了,看来在外面吃了不少苦。”
      苏离无奈,自己这哪里叫瘦,只是长开了脸上婴儿肥没有了而已,他身体可结实着,道袍下还有八块腹肌呢。
      但他心中也清楚这是祖母关心则乱,没有争辩,而是笑道:“孙儿这不是回来了嘛,蜀山挺好的,风景好,同门也和善,孙儿现在本事可厉害了。”
      他捡着这三年来老人家能理解又比较有趣的经历说了一些。
      陆陆续续的,几位婶娘也到了,还带着几个小孩子,不过一会时间,小小的长松堂就已经满满当当的。
      也许是苏离的故事太新奇,不论大人还是小孩都被吸引了,聚精会神的听苏离讲故事。
      “后来呢?”小丫头脆生生的声音问道:“堂叔,那个吃人的坏老虎被打死了吗?”
      苏离看向出声被大婶娘秦氏抱着的小家伙,粉嘟嘟的小脸玉雪可爱,眉心有一颗浅淡的红痣。
      他记起来这是大伯家老二的孩子,走的时候还不会说话,现在竟然也这么大了。
      苏离笑眯眯的点了点小丫头的鼻子,“是的,坏老虎最后被大侠打死了呢。”
      小丫头这才松口气,口中念道:“老虎坏,大侠好。”
      “堂叔,再给我们讲个故事吧!”一个小男孩一把抱住苏离的腿,眼睛亮晶晶的,“阿童想听剑仙的故事,哥哥姐姐们都说你被剑仙带走了,堂叔,你成剑仙了吗?”
      也许是苏离如今气息纯净,格外吸引小孩子的缘故,原本在母亲身边的小家伙不知何时都悄悄跑到了他身边,一群或大或小的孩子将苏离团团围住,眼下都仰着头,眼巴巴的看着他。
      苏离失笑,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笑眯眯的道:“好,那我就给你们讲个剑仙的故事吧。”
      端慧长公主慈爱的看着被孩子围住的苏离,悄悄对一旁的宋氏和秦氏咬耳朵,“看小离多讨孩子喜欢啊,这样看着比刚回来有生气多了。”
      秦氏忍不住点头,“是啊,刚才见到小离,我几乎不敢认,还以为是哪个仙人下凡了。”
      那种远离红尘,超凡脱俗的气质太明显了,让人不敢亵渎,她方才竟是连话都有点不敢说。
      端慧长公主对苏离身上的道袍很是嫌弃,“回头你们多让小家伙找他去玩,给他沾沾人气,别整天和出家人一样冷冷清清的。”
      宋氏心中一动,笑道:“三公子今年十八了吧,也是该成家的年纪了。”
      端慧长公主连连点头,“是该相看了,过些日子我们先办几场赏花宴,帮他把把关,等到殿试结束有功名了,再说亲也不急。”
      她一边说着,一边将身边见过的闺秀都想了个遍,竟是觉得一个都配不上自家孙儿。
      长公主这边说的热火朝天,正在讲故事的苏离虽然口中没停,可他神识何等强大,对这边的动静一清二楚。
      成家立业?他心中叹息一声,怕是要叫祖母失望了。
      自从踏上修行这条路,红尘必然会离他越来越远。
      长生,注定是孤独的。
      苏离这次的回京,还是比较低调的,没有大张旗鼓,谢绝了各家的拜帖,只是在湖心亭设了宴和好友小聚。
      温着黄酒,赏着荷花,在醉人的莲香中,和好友谈天说地,听着他们三年来的近况。
      堂哥方言钦三年前已经中了进士,成家立业,孩子都出生了,正在正翰林院攒资历。
      朱尔旦也中了进士,不过名次不太好,堪堪挂了个尾巴,目前在工部做了个小吏,每天忙的脚不沾地。
      最让苏离惊讶的是陶望三,竟然已经和秋容成婚了,一听描述,让秋容还阳的还是熟人,就是当年让苏离一梦黄粱的那个老道士。
      几个好友中,竟只有宁采臣和自己一样还未成家。
      苏离悄悄问他:“你和小倩怎么样了?”
      宁采臣有些害羞,“小倩在家里照顾母亲,我娘很喜欢她。等得了功名,我就申请外放,去做个小县令,风风光光的娶小倩做娘子。”
      他目光憧憬,提到爱人时脸上满是不自觉的温柔。
      苏离轻笑,端起温好的黄酒,一杯下肚后,脸上泛起薄红。
      他突然觉得,红尘也挺好的,就像这杯中酒,只要沉醉其中,当下就是幸福的。
      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,亲友终将有化作白骨的一天,只有这天地和清风明月长久永恒。
      不知百年之后,自己又在何方?
      难得的,一向豁达的苏离生出一点怅然来。
      第85章
      为了准备明年三月的会试, 与好友小聚后,苏离就开始闭门谢客复习功课。
      虽然已经三年没有碰过四书五经,不过作为应试教育磨炼下过目不忘的学霸, 苏离有自己的刷题技巧。
      他首先派人搜罗了近二十年的会试真题及每年前十名的考生答卷,研究考点和考试范围。
      看完后苏离才发现,每一年由于主考官的不同,出题的风格也有差别, 但总体上还是趋于保守。
      苏离将每一年的真题都整理好答了一遍,写完后再拿着卷子去请教大伯和祖父。